近日,海外教育学院“讲好中国故事”实践队再次集结出发,奔赴福州滨海新城,在闽山闽水间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,“看学讲传”中深入了解、感知福州的发展变化、历史积淀和科技创新,见证八闽大地变化发展,带着责任、使命传播中国故事、福建故事。
融合发展,两岸青年携手奋进
青年是国家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,也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。7月5日,在滨海新城体育公园里,第五届“海青杯”两岸青年慢垒邀请赛举行。“讲好中国故事”实践队成员分为四组开展练习与交流比赛。绿茵场上,两岸学生相互协作,击球、奔跑、防守,配合得默契十足。实践队台籍成员梁博翔说,这次比赛能够让两岸青年学生更好地构建情感连接,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。港籍成员蔡汶智说:“我们来自祖国的不同地区,在师大相知相遇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缘分。第一次在赛场上协作、交流,居然也有这样好的默契。相信在未来,我们也能携手并肩,去完成更高的目标。”通过比赛交流,加深了两岸青年对中国体育精神的了解,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。
台湾青年代表分享会上,来自台湾的青年代表光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主管林煜坡、网龙网络公司设计总监彭俊杰等,分享了自己在榕的学习、创业、就业经历,让台湾青年更加了解大陆,鼓励台湾青年积极投身祖国建设,在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实践队台籍成员吴淑琴表示,“这是我在福州生活、学习的第二年,我亲眼看到福州的很多变化,很感谢能有这个机会和平台让我见证这个变化,希望未来能够有机会参与到福州的建设中去。”
薪火相传,两岸青年溯古源今
在商务印书馆,实践队在讲解员生动地讲解中观看《商务印书馆史迹展》,寻找严复、郑振铎、林纾等闽籍文化名人与商务印书馆的历史渊源,沉浸式学习中国近现代史、闽都历史文化等知识。商务印书馆三层展出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《四库全书》,实践队成员手捧书籍,在跨越千年的文字中细细体会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。实践队台籍成员吕志翔感叹道:“今天我终于真的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‘博大精深’。”台籍成员郭芳妤说:“在台湾,也有一个商务印书馆。两岸文化同根同源、根脉相连,无论是追溯历史,亦或展望未来,我们终将会为共同的希望和未来奋斗。”
在长乐区滨海新城规划馆,“讲好中国故事”实践队被展馆中的全景环绕屏幕、裸眼3D沉浸式影像、全息投影幻影成像等先进技术深深吸引。实践队成员周韬表示:“这样的展出形式生动形象,让人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!”展出内容中的战略传承、发展蓝图、规划历程、建设进展等多个板块详细介绍着滨海新城的规划建设,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“海上福州”发展思路的高瞻远瞩和深思熟虑。随后,实践队前往云计算中心、博思软件等高新科技企业,近距离体悟福州科技发展的情况。实践队成员徐加睿说:“作为一名大一新生,有幸见识了福州数字产业在未来的发展,我深深感受到了福州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未来力量。”
派江吻海,两岸青年同心同行
沿着总书记的足迹,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看到了福建人民绘就的这一幅闽山闽水的新画卷。7月6日,实践队成员来到长乐海滨的著名地标——十七孔海堤。道路两侧绿树掩映,面前大海一望无际,十七孔海堤静静地连通着东湖与外海,是滨海新城建设的新成果。微风拂来,水波荡起,实践队成员欣赏美景的同时,纷纷感叹着滨海新城的建设与变化。
此次社会实践,两岸青年在“看学讲传”系列活动中深化交流,互学互鉴,也有诸多心得。
实践队台籍成员薛豪:“这次活动我认识了很多内地、留学生朋友,大家一起组队比赛,为了一个目标努力真的特别酷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跟大家交流。”
实践队台籍成员苏敏仪:“很希望疫情赶快过去,那个时候我就可以邀请爸爸妈妈来福州走走,看看滨海新城,逛逛十七孔海提。他们会很喜欢这里。”
实践队台籍成员张怡萱:“福州太美了!这几天我拍了很多照片,传给家人、朋友,跟他们分享我看过的美景。”
实践队港籍成员蔡汶智:“福建不仅美食多,美景多,人们都很努力,把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美。能够生活在这里真的很幸福。”
实践队成员栗玮涵:“此次社会实践让我看到了福建人民埋头苦干、奋勇前行的美丽模样,就像那首闽南语歌曲‘爱拼才会赢’,这也将激励我不断前行、勇挑重任。”
实践队成员胡巧妍:“百闻不如一见。见过了滨海新城的发展、长乐区的发展、福州的发展,我如今有些懂得总书记写下的那句诗‘挽住云河洗天青,闽山闽水物华新’了。”
(海外教育学院)